當前位置:首頁 > 客戶案例

西安交大

來源:西安諾普特 作者:墨 發(fā)布日期:2017-06-15 訪問次數(shù):3410
  • 西安交大
  • 西安交大


南洋初創(chuàng)

1895年甲午戰(zhàn)敗,洋務派大臣盛宣懷提出“自強首在儲才,儲才必先興學”的主張和對舊式教育機構進行改革的建議,并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。1896年,盛宣懷在上?;I款議建新式學堂,定名曰“南洋公學”。1897年1月26日(光緒22年12月24日),盛宣懷創(chuàng)辦南洋公學的奏折,得到清廷正式批準。盛宣懷親自擔任公學督辦,何嗣焜擔任總理。南洋公學初建時,分為四院:師范院、外院、中院和上院,與以后逐步設立的特班、政治班、商務班和東文學堂構成了完整的新式教育體系。

開辦工科

南洋公學于1905年劃歸商部,改名為商部高等實業(yè)學堂;1906年改隸郵傳部。1911年,辛亥革命爆發(fā),學校改名為南洋大學堂;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,劃歸交通部管理,遂更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(yè)專門學校。在這個過程中,唐文治老校長增設鐵路專科、電機專科、航海專科,學校就由培養(yǎng)商務為主的人才轉而為培養(yǎng)工程技術方面的人才。

定名交大



1920年8月,葉恭綽出任交通總長。同年12月,葉以“交通要政,亟需專材”為由,將交通部所屬的上海工業(yè)專門學校、唐山工業(yè)專門學校、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和北京郵電學校合并,改名為交通大學,由葉兼任交通大學校長。1921年8月1日,本校正式改名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。。

1922年6月,交通大學奉令改設兩校。上海校名曰“交通部南洋大學”;唐山校名曰“交通部唐山大學”,各設校長,均直轄于本部。其北京學校各科,分別編入滬、唐兩校。

1927年3月,本校開始第三次改組,交通部屬的三所學校,上海的南洋大學改稱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學;唐山大學,改稱為第二交通大學;北京交通大學改稱為第三交通大學。



1928年11月,學校移歸鐵道部管轄,將設在上海、唐山、北平三處的交通大學各學院合并,統(tǒng)稱鐵道部交通大學,分上海本部、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學院,由鐵道部長孫科兼任校長。

1937年8月1日起,交通大學劃歸教育部管轄,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。按照教育部的要求,科學學院改稱理學院,機土電三學院改稱系,合組工學院。

戰(zhàn)爭烽火

1937年11月12日,日軍占領上海,交大校舍被日寇強占,本校不得不多方設法在法租界內維持上課。至1940年由于后方抗戰(zhàn)和建設急需工程人才,在重慶小龍坎籌建交通大學分校;后又逐漸擴建、發(fā)展,于1942年8月在重慶九龍坡建立國立交通大學本部。

1945年8月,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。交大渝校和滬校兩地的師生們積極復員,會合建校。1949年5月,上海解放,交大被上海軍管會接收。

院系調整

1952年前后,全國高校按照中央決定,仿效前蘇聯(lián)的高等教育模式開始院系調整。院系調整前.交大共設3個院,即理學院、工學院、管理學院,共17個系,即理學院的數(shù)學、物理、化學3個系,工學院的土木、機械、電機、航空、造船、工業(yè)管理、化工、輪機、水利、紡織等10個系及電信技術專修科,管理學院的運輸管理、財務管理、電信管理、航業(yè)管理等4個系,此外還設一電信研究所。

1950年8月29日,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發(fā)文交通大學,將航業(yè)管理系并入上海航務學院(今大連海事大學);1951年6月10日,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通知交大.將運輸管理系調入北方交通大學(今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)。

1951年6月12日,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發(fā)文對交大院系進行較大規(guī)模的調整,管理學院被撤銷。

1.電信管理系調整到電機系;

2.工業(yè)管理工程系調整到機械系;

3.輪機系調整到造船系,設輪機組;

4.紡織系與私立上海紡織工學院合并成立華東紡織工學院(今東華大學);

5.運輸管理系調整到北方交通大學;

6.財務管理系調整到上海財政經(jīng)濟學院(今上海財經(jīng)大學);

7.復旦大學土木系調整到交大土木系。

1952年,交通大學機械、電機、造船三系得到加強,其余院系幾乎全部被調出,經(jīng)過院系調整交通大學成為機械類、電機類、造船類共設7個系的多科性工科大學。從交通大學調整到其他學校的系科有:

理學院的數(shù)學系、物理系、比學系三系的師資、設備除留下教學所需之外調整到復旦大學,部分師資調整到華東師范大學。自此,交通大學理學院撤銷。

土木工程系全部調整到同濟大學;航空工程系全部調整出去合并成立華東航空學院(今西北工業(yè)大學);水利工程系全部調整出去合并成立華東水利學院(今河海大學),化學工程系全部調整出去合并成立華東化工學院(今華東理工大學)。

1954年,交大汽車專業(yè)調整到長春,合并成立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(后并入吉林工業(yè)大學,再并入吉林大學)。1956年,交通大學造船系從交大分出,獨立為上海造船學院(后并入交通大學上海部分);交大電訊系電話電報通訊專業(yè)調整到成都合并成立成都電訊工程學院(今電子科技大學)。

大樹西遷


1955年,由于東南沿海局勢緊張,黨中央、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由上海全部遷往西安。1956年起,交大師生在校長彭康率領下,開展遷校工作。1957年,由于國際形勢趨于緩和,根據(jù)交通大學的實際情況和上海、西安兩地的建設需要,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的大部分科系師生、檔案文獻、圖書典藏遷往西安,作為交通大學的西安部分;小部分留在上海并與原上海造船學院及籌辦中的南洋工學院合并,作為交通大學的上海部分,兩部分為一個學校,一個系統(tǒng),統(tǒng)一領導。

1959年3月,交通大學的西安、上海部分均列為全國重點大學之一。由于交大西安、上海部分都有了很大的發(fā)展和提高,加上距離較遠、管理不便,國務院于1959年7月批復交通大學在西安、上海兩地獨立建校。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定名為"西安交通大學",原交通大學校長彭康被任命為西安交通大學校長。

重點建設

八十年代初,西安交通大學成為“七五”、“八五”期間重點建設的五所大學之一;

九十年代初,西安交通大學成為“211工程”重點建設的首批七所大學之一;

1999年9月,西安交通大學成為“985工程”重點建設的首批九所大學之一。

2000年4月經(jīng)國務院批準,原衛(wèi)生部所屬西安醫(yī)科大學、中國人民銀行所屬陜西財經(jīng)學院與西安交通大學實現(xiàn)合并。

2017年9月,西安交通大學入選全國36所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名單,力學、機械工程、材料科學與工程、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、電氣工程、信息與通信工程、管理科學與工程、工商管理等8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名單。



上一案例:西南交通大學

下一案例:濟南大學

全局浮動內容
029-85126396
2739389270